时光·见证
我与祖国共同成长
编者按:75载栉风沐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书写了国家繁荣发展的壮丽史诗;75载砥砺前行,全省司法行政队伍坚持党建引领,传承奋斗基因,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为庆祝祖国75周年华诞,充分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司法行政和政府法制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我们在全系统开展了“时光·见证——我与祖国共同成长”故事征集活动。让我们透过一张张老照片,感受一代代司法行政人接续奋斗、与祖国共同成长的光阴故事。
开山队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开山队”是济南监狱在特殊时期的一个特殊称谓,“开山队”精神是济南监狱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济南监狱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砥砺前行,与共和国共同成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业绩,让我们沉下心来,聆听他们关于“开山队”的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监狱企业因自身的特殊性和固有劣势,无法与社会企业公平竞争,监狱企业举步维艰。1994年以前,国家把监狱企业作为特殊企业对待,在经费保障上实行企业财务包干的办法,监狱企业承担着监狱经费的供给。即使到了1995年财政保障体制开始建立,监狱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一时又难以足额到位,不足部分仍由监狱企业承担。济南监狱面临着必须自立自强全力改变的未有难题。
当时的监狱党委正视挑战、奋力进取,审时度势地分析了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结合实际情况,利用现有条件,兴利除弊、扬长避短切实可行的兴厂策略。1993年6月10日,在监狱厂区西北部的凤凰山下,在一片闲置十多年、原天津采石场废弃的条石工地上,在早已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臭气熏天、被人戏称为“西伯利亚”的荒山坡上,以“老弱病残”犯为主要组成的集训大队(“开山队”前身)在这里组建,从此奏响一曲迎难而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赞歌。
九十年代末期,监狱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顺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及时调整监狱工作方针,“开山队”的开山采石项目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赵继水、韩宗彪、马庆福、武如新、谢春生、于炳祥、王广兴、刘士勋、刘军、于新生等这些曾经在“开山队”工作战斗过的老党员、老干警也已退休,但正是曾经的“开山队”支撑着济南监狱走过了困难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薄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寻求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回顾“开山队”成立发展的历程,是为了牢记监狱走过的艰难曲折而又神圣光荣的道路,是为了传承以“开山队”为代表的老一辈监狱干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安全底线,严格公正执法,践行改造宗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初心”和“使命”。
伴随着新时代的伟大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监狱人民警察将始终不渝地牢记“初心”和“使命”,安不忘危、稳不忘忧,不惧风雨,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