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律参考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风采

齐抓共管 通力协作全面提升社区矫正教育帮扶质量

  • 发布时间:2022-12-13
  •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作者:佚名
  • 字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近日,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省残联等12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制定出台了《山西省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共7章53条,具体内容立足山西省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坚持“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原则,紧紧围绕“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这一目标,从教育矫正、心理辅导、社会适应性帮扶、公益活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特别规定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

  一是体现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开展教育帮扶。明确规定教育帮扶工作在各级社区矫正委员会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下,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社区矫正机构具体执行,相关部门依法协助配合,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村(居)民委员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二是对教育矫正的主体内容方式等进行全面明确。对社区矫正教育的履行主体从决定机关教育、执行机关教育方面进行明确;对教育内容从法治教育、道德教育、警示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进行明确;对教育方式从集体教育、个别教育、入矫教育、矫中教育、解矫教育以及网络教育进行明确,更能体现可操作性。

  三是明确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开展社会适应性帮扶。明确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力量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展技能培训、捐助物品物资等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帮扶,同时在申请社会救助、参加社会保险、申请法律援助等方面提供帮助,体现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四是明确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教育帮扶的特别规定。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信息保密、就学、就业等方面的教育帮扶协调作出规定,特别是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有歧视行为的,明确规定由教育、人社部门负责协调解决和依法处理,充分保护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五是填补了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制度空白。《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后,山西省在社区矫正规范执行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形成了“1+7+1+1”的制度体系,但在教育帮扶方面没有一项操作性强的制度,《办法》的制定出台,填补了此项空白,使山西省的社区矫正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原文链接:http://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xszx/fzgzsqjz/202212/t20221207_4687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