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法律参考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法律风采

省法院召开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新闻发布会

  • 发布时间:2022-12-13
  • 来源:河南省司法厅  作者:佚名
  • 字号:

  9月1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两年来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情况,并发布七起环境资源典型案例。近年来,河南法院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在最高法院有力指导和省委坚强领导下,持续做实深化黄河流域环资案件集中管辖,努力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精品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用法治力量守护“母亲河”的绿水青山。依法审理各类环境资源类案件2107件,审结1971件,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为33.16天,较集中管辖之前缩短近50天。严惩重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犯罪,让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者付出沉重代价,受理涉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673件,审结582件,判处犯罪分子991名,一审刑事案件服判息诉率由2020年96.36%上升至2021年99.19%,二审服判息诉率100%;依法追究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者的民事责任,保护人民群众环境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理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65件,审结51件;依法支持行政机关严厉打击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受理涉黄河流域环境资源行政一审案件926件,审结857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85.27%。

  二是优化审判机制,主动融入美丽河南环境治理体系。做实做优智慧环资审判,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为线上办案,远程阅卷、远程提审、电子送达、执行财产网络查控处置等提供保障,努力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环资审判工作的方方面面,网上立案率达88.86%。探索“基地+巡回审判”模式,郑铁中院在焦作、濮阳分别成立黄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开封、新乡设立2个黄河湿地保护基地,郑州、洛阳、濮阳等流域法院与当地行政机关协作,共同设立12个生态环境修复基地,增强了司法保护黄河中下游生态的合力;在黄河沿岸设立7个巡回法庭,坚持到案发地开庭,常态化开展环境资源审判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活动,把庭审开成生动的环保法治宣传课堂。及时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101份,有效堵塞生态环境治理漏洞,相关工作经验被推广全省;定期向流域内公检法及行政机关发送季度通报,提醒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关注流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推动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拓展环境资源审判公众参与渠道,通过人民陪审员参审、专家辅助人出庭提供专业咨询、代表委员及社会公众旁听庭审等方式,切实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加强专门化建设,倾力打造环资审判专业化河南品牌。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定期举办环境资源审判业务培训、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等措施,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环境资源审判队伍。强化机构建设,省编办批复同意在郑铁中院设立郑州环境资源法庭,实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审合一”归口审理机制,为下一步构建全省环境资源审判体系提供了良好基础。注重精品案例的培育和打造,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最高法院过去两年发布的20个黄河流域典型案例中我省有8个入选。

  四是强化协调联动,构建“共抓大保护”新格局。司法协同保护“形成一盘棋”,省法院与青海等九省区高级法院共同签署《黄河流域9省区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整体司法保护;研究出台《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联席会议制度》,集中管辖法院与当地法院的协调联动得到加强。公检法携手保护“合成一张网”,省法院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会签《关于实行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的规定》,加强三家在刑事案件方面的协调配合;与省检察院会签《关于实行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集中管辖的规定》,加强与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方面的衔接。司法与行政互动保护“拧成一股劲”,省法院与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黄河河务局会签《关于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协作的意见》,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会签《河南省废弃矿山集中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郑铁两级法院先后与黄河河务局、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行政执法机关开展常态化交流研讨,推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原文链接:http://sft.henan.gov.cn/2022/09-14/260625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律参考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