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赵琳受理了一起看似简单的物业欠费纠纷,但经过深挖案件缘由,赵琳发现该案实际上隐藏着王女士承受了近十年的痛苦。因入户门存在易自动开启的问题多年未得到解决,王女士作为一名单身女性,每晚担惊受怕,无法正常入睡,安全既无法得到保障,在疫情期间,也加大了感染的风险。王女士多次与小区物业沟通,始终未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双方矛盾激化、多次对簿公堂。
为最大程度保障当事人人身财产安全,赵琳拿到案卷后,迅速组织双方谈话对案情进行了解。原来王女士自从入住后,就因入户门口墙体倾斜导致了入户门损坏。目前使用的这扇“问题门”是当年物业和开发商帮忙换的,而门安装半年多就开始裂了。王女士曾多次向物业反馈希望帮忙联系厂家维修,但由于前两年物业公司工作人员更换交替极为频繁,每次反馈物业都推脱说需要上门查看情况并和领导反馈后再由领导上门检查,结果这一拖就拖出了质保期。物业公司担心产生其他费用,就一直没有解决。直到今年年初物业公司才终于松口让王女士自己“悄悄换”,可是王女士觉得这个事情没法悄悄做。这件事发生后,是物业公司一直不同意业主自行换门才将问题延误至今…今年四月,王女士家的“问题门”又出现半夜自行开启后无法关闭的情况,王女士再次和物业反映,却仍然无果。
看到案件症结所在的赵琳深知一纸判决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现在北京正处于疫情的扫尾阶段,王女士家的这扇“问题门”,不仅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也随时威胁着王女士的生命健康。如何在本案中达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的最佳效果,这一问题萦绕在赵琳心头。
没想到当天,赵琳因所在社区管控原因无法到院办公。群众困难无小事,赵琳克服自己和书记员均处于疫情管控区的困难,迅速行动起来。在主审法官、书记员、双方当事人身处四地的情况下,利用微信联系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并利用云法庭组织在线庭审。审理中,王女士哽咽着说:“物业公司只要能联系到解决问题的人,不要再踢皮球,我立马就交物业费,真的是自己安全受到威胁,多次沟通物业又不让我自己换…您真的无法理解经常回家看门开了,或者半夜起床看自己家门开了时有多崩溃。”
物业公司和开发商在赵琳的劝导下认识到了问题的紧迫性,在庭审的第二天就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王女士家“问题门”的解决之法,当天王女士就迎来了物业公司的解决方案:由王女士自行购门,物业公司承担大部分费用,并积极协助配合新门安装,在新门未安装期间,采取临时措施保证王女士的安全,同时物业公司向法院承诺会切实保障王女士的合法权益!而王女士也信守承诺,在与物业公司签订和解协议后,将拖欠的物业费全部缴清。
同日,赵琳收到了王女士的短信 “谢谢您,虽然您没有机会见到您,感谢您帮我解决了近十年的难题,我终于可以安心修门了!”赵琳也回复到:“等疫情缓和,门安装好了,一定要告诉我,让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