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禁毒戒毒宣传教育进百所学校、百个社区 “双百行动”,旨在通过“双百行动”,全谱系、全类别、全方位的宣传毒品危害,传播识毒拒毒方法,让禁毒戒毒宣传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走到每个人的身边。
根据《2019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35岁及以下青少年在吸毒人群中占比为49%,他们因对毒品危害缺乏认识,同时叠加法律意识淡薄、猎奇心理、父母离异、家庭管教方式不当等多种因素走上了吸毒道路。开展“双百行动”,有利于更广泛的提升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禁毒戒毒意识,及时阻断吸毒行为发生。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大众对戒毒人员的认识,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基础上,认识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受害者的属性,监督和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融入家庭和社会,共同筑牢防毒拒毒的安全防线。
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作为首都司法行政戒毒管理机关,不断探索科学戒毒措施,逐步形成了“一个戒治理念”“一套戒治体系”“一体化戒治机制”“一支专业戒治队伍”的“四个一”戒毒模式,近三年来北京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操守率稳步提升。
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北京市监狱(戒毒)管理局提炼出“人本、科学、安全、救助”的戒治理念,成为工作基本遵循和价值导向。以帮助戒除毒瘾和顺利回归社会作为核心任务,以激发内在改变动力为基本策略,遵循成瘾行为改变规律,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医疗等多种手段,实施所内科学戒毒,解除后全方位帮扶和多维度照管,尽最大努力教育挽救每一名戒毒人员。
在全国统一戒毒模式基础上,逐步构建了全过程评估、分层级戒治、全方位干预为主要内容的戒治体系。自主研发了复吸倾向性量表等10套评估工具,精准评估复吸倾向性问题;根据问题靶点,按照8大类13个小类实行全期段分层分类戒治;引进研发了正念防复发等近20个戒治项目,帮助戒毒人员疏导负性情绪,增强戒毒动机,掌握戒毒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操守保持率。截至目前,《正念防复发训练》《成瘾者认知行为重构》《基于内隐测试技术的高冲动性与戒毒动机筛查评估系统》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戒毒优势戒治项目,《正念防复发训练》《动机-技能-脱敏-正能量”干预方案》入选司法部戒毒局第一批戒毒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推广。
与乡镇街道、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做好人员无缝衔接,实现出所衔接“手递手”;先后在北京各区建立了23个戒毒康复指导站,通过重点人员个案督导、家访、“蒲公英”APP、微信电话等多种途径,累计开展家访3678人次,电话访14611人次,实现跟踪督导“全覆盖”;成立“金盾护航”“七色花”“蒲公英”“爱之家”“向阳花”等5支禁毒戒毒宣讲团,开发了针对青少年、社区居民(村民)、企业单位员工、戒毒人员及家属的禁毒戒毒宣传教育“订制套餐”,今年以来已进学校、进社区(村、企业)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95次,受众2万余人。开展禁毒社工培训2期60人,实现戒毒宣传“广辐射”。
基层一线民警1/2以上的掌握环境适应、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主题的团体辅导技能;专业民警普遍掌握2至3个专项戒治技术,成立正念、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7个技术团队;组建了10余名心理学博士、硕士组成的科研团队,成立了天堂河物质成瘾干预与矫治实验室,充分发挥了理论先行者、实践引领者、同辈督导者的作用。7人荣获司法部戒毒局教育矫治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