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维护和保障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武城法院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设了“一块牌子+一部手机+临时随机办公室”的“网格微法庭”,将“微法庭”开在了人民的“家门口”,靶向出击、定纷止争,以“真心”与“专精”带来了基层治理“大和谐”。
“我知道,你们是真心要给我们解决问题的。”一名在武城施工的建筑队伍负责人握着武城法院网格微法庭工作人员的手,不无动容地说道。
2022年,因资金链断裂,某社区承包方中途退场。2022年5月中旬左右,微法庭网格员反馈近期涉劳务报酬、建设工程纠纷申请数量异常,提前向网格微法庭发出预警,作出准备。
2022年5月23日,因欠付农民工工资,拖欠施工方工程款等问题集中爆发,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农民工与包工头百余人集聚到武城某工地,来讨说法。工人们眼见血汗钱打了水漂,情绪异常激动,意图通过阻挠工程施工等方式索要工资——涉事工程为县重点拆迁安置项目,问题若不及时妥善处理将会导致工期延误,直接影响该村四百余户村民的入住,为基层治理带来极大的危机与隐患。
同日,武城法院接到群众反映和有关部门反馈,希望法院能够出面破解这一棘手的难题。
上午9时30分,武城法院的阚东广庭长带领网格微法庭成员李香颖、张中昌到达工地,向工人和施工方及有关方面了解情况。经过研判,网格微法庭确立了“就地办公、查明事实、分类处理、合理引导”的处理思路。
这天的下午两点,经过精密的分工部署,网格微法庭定于当地派出所人民调解室开展工作。来咨询的人并不算多,大家好似都在观望,不敢相信两个这么年轻的法官能够解决问题。
5月24日,由于前期工作获得了群众认可,远在外地的施工方和工人也赶到现场,人数越来越多,网格微法庭随即决定全员出动,成员王敬敬、周雪纯另携带三台电脑,三台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及两箱水来到调解场地。到场的包工头多达十余人,他们或坐或立,紧攥着手里的证据,焦灼地等着一个结果,盼着一个希望。
网格微法庭成员按照既定方案,分步推进,分类处理:一是确认债权。未结算的,释明需要的手续,告之结算。二是区分债权。对于工人工资,网格微法庭对接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人社局处理。对于工程款项问题,告知依法维权。三是协调解决。对于结算困难的,与县工作小组联系,上报问题,协调承包方负责人5月25日到场,就支付方式、款项问题沟通,力促当场解决。四是出具文书。引导当事人选择司法确认程序,由法院出具文书。
院领导大力支持网格微法庭化解工作,并于5月25日协调县司法局开设了绿色通道,快速确认人民调解员资格,以便进行司法确认,为老百姓节省诉讼费用。
上午10时,承包方负责人姗姗来迟,当就具体的还款时间节点展开探讨时,承包方开始打太极,一言资金困难,再言自己不易,见各位法官对其托词“油盐不入”,便许诺发包方把承包方单方认定的尚欠款项给了便立马还钱,欲借此模糊的付款节点达成调解。
网格微法庭成员深知,此调解意见是承包方表面应承,实为拖延支付、借此转移款项支付压力的缓兵之计。如以该意见进行调解,对于已经满足付款条件的各包工头来说,一则减缓了承包方的义务履行期间,增加了包工头获取款项的附带条件,再则支付节点并不明确,一旦签订调解协议将严重损害包工头利益。网格微法庭成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一问题,承包方哑口无言,各包工头则激动的围拢过来,站在网格微法庭成员一边,静静听着、看着各位法官讲法律、摆事实、说情理,有的甚至还拿出了笔记本边听边记,眼中的怀疑与忐忑尽数化为了信任与坚定。
网格微法庭对承包方负责人进行了训诫,但为了充分解决矛盾,微法庭成员经过分析讨论,一致认为承包方客观上存在的资金难题也不应忽视,当即申请县工作小组联系发包方派员参与调解。
5月26日,网格微法庭在院领导指导下,转变工作思路,为包工头提供立案指导,登记无争议事实,联系司法局为存在困难的老百姓提供法律援助,多出一份力,多明晰一条道路,多化解当事人一分潜在的疑虑。
6月1日,一名包工头立案并申请财产保全,查封承包方账户后,承包方负责人主动联系,并经调解达成分期履行协议。
截至6月30日,网格微法庭就某社区项目纠纷共协助立案两件,记载无争议事实30件。
经过为期近四个月的摸索,武城法院网格微法庭运行模式日渐成熟:一、建立基层纠纷源头防控网格。在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村庄设置联系点,配备网格员,为利益相关方提供诉求表达途径,构建立体防控网络。二是调动民间主体积极性。发挥基层干部、民间主体了解社情民意,信息来源广、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对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纠纷、突发性纠纷第一时间介入,及时提供专业指导,将大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前。三是完善纠纷源头排查预警机制,对普遍性、潜在性问题及时分析评估,必要时向当地党委、政府反映情况,发出预警剃齿,及时提供法律服务,做好风险防控,工作,防止纠纷现实化,扩大化。
目前,武城县人民法院已经设镇级网格微法庭9个,村(社区)37个,金融、行业协会、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等专业网格微法庭4个,消解矛盾纠纷216起,调解案件202件,参与化解集体性维稳案件一宗、化解系列案件一宗。源头治理、多元解纷、释法明理、为民解忧,武城法院“网格微法庭”一直在路上,“家门口”的法庭将一直向着人民开放,基层治理的“和谐曲”会越唱越响,壮美嘹亮!(通讯员 李香颖 张中昌 周雪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