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贤畅,中共党员,现任紫阳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负责人、洄水人民法庭庭长。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全市人民群众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我们多跑路,群众就少跑路”
“守护百姓安宁是我的职责,能为山里群众带来法治的阳光、带来公平正义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伍贤畅这样说。
紫阳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为减少当事人诉累,伍贤畅将法庭搬到当事人家中、农家小院和村委会,最大程度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负担。“山里群众来一趟法院不容易,办案怎么方便群众怎么来。”伍贤畅说,“我们上门立案、巡回审判,这样当事人就能少跑点路。”在一起聋哑老人诉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案件中,因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了不让老人跑路,伍贤畅翻山越岭来到老人家中。
伍贤畅先和老人耐心沟通,了解老人的想法,又多次上门找老人的几个子女了解情况,但几个子女都说自己如何孝顺老人,不承认对老人不好。于是,伍贤畅走访周围村民了解情况。最终,在伍贤畅的劝解下,几个子女共同承担了赡养老人的义务。在整个案件中,老人没有去过一次法院,而伍贤畅往村里跑了五六次。在法庭伍贤畅一年大约经手120件案子,其中80%都需要下乡。“基层法庭的法官可不能坐在法庭闭门审案,下乡是最常用的办案方式。”作为全院办案能手,伍贤畅所办理的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9%,调解率超过80%。每一起案件,可以说都是伍贤畅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上山下坎、爬坡蹚河,田间地头、农家小屋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伍贤畅的微信名叫“一碗水端平”。说起微信名的由来,他说:“公正公平是法治的生命线,‘一碗水端平’是群众对公平公正最朴素的理解,起这个微信名是提醒自己要谨记并恪守这个原则。”这些年,在办案中,伍贤畅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做到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秉公办案。在纠纷调解中,他总是以最大限度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伍贤畅曾办理过一起农民工索要工程款的纠纷案,当时该工程项目已竣工,在无法联系被告的情况下,为了让农民工顺利拿到劳动报酬,伍贤畅带领干警多方奔波、查找,找到施工方。最终,原告、被告双方达成协议,农民工顺利拿到了被拖欠的工程款。
“我至今难忘,他们拿到工程款后,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迟迟不肯松开。群众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满足,这也是我坚守基层的意义所在。”伍贤畅说。基层法庭是人民法院工作的“前沿阵地”,在农村发生的各类案件中,邻里纠纷和家庭纠纷占了绝大多数。如何让事件尽快平息,让双方心服口服,不让小事演变成大案,是伍贤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些矛盾纠纷看似是‘小事’,却都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当法官就得一碗水端平,秉承公心调解矛盾纠纷,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问题。”伍贤畅说。
“法官办案要平衡‘法’与‘情’”
“既说法理,又讲人情,要让群众感受到法律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在伍贤畅看来,法官办案要平衡“法”与“情”,才能实现案结事了,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调解最难之处就是做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如何既解决纠纷,又使当事人之间消除隔阂?通过多年实践,伍贤畅摸索出独有的“四性”调解法,从案件“可能性、必要性”入手,“持续性”做当事人思想工作,以“灵活性”解决问题。
洄水镇街道吴某与张某系多年邻居,吴某父亲过世,因放烟花鞭炮引发张某房屋失火,两邻居因此产生纠纷。当地居委会、司法所、镇政府多次调解无果,张某将吴某诉至洄水法庭。伍贤畅了解案情,认为当事人双方系多年邻居,以判决的方式必然会让两家芥蒂越来越深,调解才是缓和两家人关系的最好方式。为此,伍贤畅先后10余次到两家人家中做调解工作。一开始张某提出19万元赔偿要求,吴某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为由,拒不支付,双方僵持,寸步不让。伍贤畅从两家多年的邻居关系入手,回忆两家宽厚待人、互体互谅的良好家风,邀请当地知名人士、双方亲属参与调解,徐徐引导,持续不断开展调解工作,最长的一次调解时间长达5个小时,直至当天深夜。最终邻里双方在他的言语开导下,达成调解协议,和好如初。
今年,紫阳县人民法院成立了“全国优秀法官伍贤畅工作室”,很多群众来到法院,点名找伍贤畅团队处理案子。今年上半年,伍贤畅团队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522件,调撤率达87%,无一上诉缠访案件。“办案子多了,可能记不住每一位当事人”,伍贤畅笑着说,但只要在田间地头碰到老乡,他们都会远远地和我打招呼,那一刻,我觉得再辛苦都值得。
提起伍贤畅,无论是领导、同事还是熟悉他的群众,无不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和他一起共事的书记员唐燕表示由衷地佩服。“他和当事人一见面就像多年的好朋友,让当事人多了一份亲切感和信任感。他经常告诫我们年轻人,和群众沟通要随和,不能把自己当成‘官’,这样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在30年的法院工作中,伍贤畅心怀崇高的职业理想,以法治中国建设为己任,忠诚敬业,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始终充满激情,这就是一位出生在秦巴山下农民家庭的法官伍贤畅的朴实素描。